司马光砸缸前传

一种推理,一种关于事实的陈述,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,或者是相反的证据,就是对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王小波

   
宋真宗天禧三年,光州光山县令司马池生下了一个儿子,取名叫作司马光。多年以后,我们将知道,王荆公变法遇到的最大障碍,便是司马光。
 
   
司马光的少年受过良好的教育,因为是世代诗书之家。史载,在司马光七岁的时候,便能熟练背诵《左传》,司马池当然也为有这样的一个儿子而高兴。于是,在光山县就出现了后来王荆公《伤仲永》里的画面(当然,王荆公的这篇文章没有讽刺司马光的意思——作者注),就是每有司马池参加的饭局,总是带着他的儿子去,当然不是为了吃一口饭,而是为了炫耀有才。——才华这样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,是需要拿来炫的,否则便没有人知道,比如作者现在依然碌碌无为,就是不会作秀、炫才的结果。
 
   
中国人喜欢作秀,作秀成功的就被称为“秀才”。司马光从小就是秀才。
 
   
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:每当大家吃过饭之后,总会有一些艺妓表演节目,以娱众人。但节目演来演去总是那样的几套,好的东西重复N遍之后,便会成为催吐剂。这时,司马池就适时地牵出司马光来,让他背书。我们总是钦佩记忆力超好的人,估计北宋那个时候也不例外。大家听着司马光朗朗的背书声,抑扬顿挫,高潮迭起,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,三月而不知肉味,不禁为之赞叹,比看艺妓的表演过瘾多了。当然,司马光照例收获了很多掌声,司马池的脸色也愈发精神了。
 
   
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买这个账,就像后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王荆公变法一样。一天,坐客中有一陈姓客人,在背书声刚落,掌声未起之时,不以为然地说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。意思就是小时候聪明,长大了还不一定呢。——这是实话,“未必”的东西,谁也不能否定的。但司马一家推崇“君子主义”,君子主义,就是当面不要揭人短,但脸面很薄、睚眦必报的意思,心理承受能力差,受不得别人的砸场、揶揄,大小司马都不高兴了。当然,君子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表面上很礼貌,于是那天的饭局到底没有吵起来,客套了一会,人们渐渐散去。
 
   
司马光望着陈的背影,颇有深意地笑了。他想起陈的家中有一口大缸,于是微微一笑。是的,他要采取行动了……
 
 

《司马光砸缸前传》有8个想法

  1. 抗震救灾,众志成城!!!您的佳作已被《自由文学》圈加精推荐。----------圈子成员太多照顾不周,还请见谅!如果您需要荐稿,可以在圈主和当日值日的管理员的博客留言。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和意见,请到圈主博客留言。

  2. 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愿望百灵天使”由“愿望百灵天使”加为精华博文!

  3.     汶川大地震,华夏尽悲痛,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号召所有的博友为灾区人民祈福,贡献自己的爱心,用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!    本文已被《文学屋》首页推荐。

  4. 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静女其姝”由“天目瞳”加为精华博文!

  5. 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静女其姝”由“天目瞳”加为精华博文!

  6. 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鲁迅圈”由“有勇的鱼”加为精华博文!

长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