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: 2006年12月
想到就说。。。
老调子已经唱完!!
百家讲坛与所谓的“国学复兴”是当今的两大俗(本来还想把超女拉上,并列为三大俗,但一想,还是算了,人家女孩子毕竟也不容易,你想呀,台前打扮台后化装的也不简单,没少忙,年龄也不大,放她们一马,话又说回来,集天下迂阔夫子而骂之,不亦快哉)。先说一声,我所谓的“俗”是雅俗,不是“雅俗共赏”的“雅俗”,是雅的俗,就是在雅的外衣下包装的俗,这样的俗尤其令人可厌。
开始看百家讲坛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,就是宿舍里面的电脑,有一天,那个爱看武侠的同学看了一个演讲式的节目,本来很奇怪,他咋不看武侠啦?后来凑近一看,原来是什么央视的百家讲坛。他说你也看看,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有个什么百家讲坛。空闲时逛书店,什么畅销书,琳琅满目的一大摊子,都是百家讲坛的。我就纳闷了,里面讲什么呀?有那么好看吗?买书的都是白领蓝领的,反正大街上的叫花子不会来,厚厚的眼睛也知道是读过两年书的人,品位咋那么低下。
其实本来也不想说什么的,但话赶到这份上,直说吧,我也不绕了。真的,百家讲坛很垃圾!不是说电视节目垃圾,而是出书垃圾。电视节目这样搞也没啥大不了的,老百姓忙了一天,偶尔看电视剧腻了,瞟几眼百家讲坛也不错。但是出书就有问题了,那讲的什么呀?还真的把自己当成教育大众了?其实和那戏子没有啥区别,就是娱乐一下罢了,不要把自己搞的很高,又是什么专家之类的,什么鸟教授!真的把自己当回事了。
书的热卖也反映那些所谓的读书人都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,要不然不会连那么粗糙低级的书买来(一本要三四十,对我来说真的不便宜,一本史记才二十来块钱)。有人说百家讲坛的热播反映了人们审美力的提高,我说,扯淡,反映了人们对别的节目看腻了而已,偶尔来两个天桥底下说书的也觉得好玩。别扯什么审美不审美的。而至于书的热卖我就不能不说是观众低下的表现了(有点骂人了,但至少他们是在浪费时间)。
最近于什么(大概叫于丹,记不清了)要讲论语了,什么北宋的半部论语治理下,什么我们要在“圣贤的光芒下生活”。听起来有点可笑,不过忽忽幼儿园的孩子罢了。论语有什么好讲的,非要有什么大道理,还讲的头头是道,其实我想当年的孔夫子不过那么随便一说,没有什么大道理,死后弟子们崇拜过了头,把只言片语当成圭臬。论语里面要么废话,要么空话。走路用两条腿还要你教?吃饭用嘴还用你教?饭做的不好吃不吃,学了要经常复习,做做练习,否则考试要挂科,这有什么道理?!是人(略有头脑的人)都知道嘛。
还有易中天尝三国(果然尝到了好多好多甜头,听说版税就有几百万,一有钱就拽了,本来看他以前的照片和我差不多,也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主,现在一看,帅多了,再摆个泊司,那就比我帅多了去了)。其实他讲的东西书上面都有,引用的资料并不多,拿陈寿的三国志一查,加上裴松之的注,八九不离十的都有,跑不到哪里去,不过加了个人的(历史上也有,并不是老易的发明)所谓见解,在那里分条批注,列举出个12345来,就能出书了。
当然,娱乐大众并没有什么错,我村上一老汉,夏天没有事就爱在村头的槐树底下一坐,专门和老年人和小孩子唠嗑,最爱讲的就是三国与水浒,与鲁迅的一篇小说那个什么老爷子相似,吹拉谈唱的,样样精通,讲起来胡子一撅一撅的,不过内容煞是好听,与老易有一拼(其实比老易吸引人的多了)
还有一雅俗就是所谓的“复兴国学”,不过我真的有点高抬它了,因为它那样的阵势根本就俗不起来,往大处说也不过就是一场活动罢了,夫子发话,媒体上场,都是一样的德性!想想前段时间的所谓节约运动,自己也觉得好笑,节约呀,节约呀!那些天是多么的人声鼎沸,报章媒体都批马上阵了,不过也就那一阵子,象发羊癜风似的,过去那阵子就好,这才多长时间,所谓的节约就销声匿迹、寿终正寝了。哈哈,中国的什么玩意就是一场运动,运动!懂不?过阵子就好。象什么学习雷锋一样,过了三月也就那回事。
国学复兴也是这样,“复”得好了,就是一运动,不好,什么都不是。因为拿不出什么货色来,近代有什么读经运动,那时人的国学根底应该比现在的人好吧,都是从典籍里面走出来的,但,结果怎样?当代的就更不要说了,他们所谓的教授有什么国学根底?也和我的水平差不多。不过年龄老,眼镜片厚点罢了,不过比我能装罢了。
以前看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,记载的一道学的面孔很好玩,就是你要是想成高人,最好走两条路,要么什么都不说,要么就狂。什么都不说让人觉得你高深莫测,和得道的禅师一样,都是大师啦。一狂也就更惹人爱了,以为你不得志啦,怀才不遇啦,胸有十万诗书啦,这在中国颇有市场,前者如所谓一些老年国学大师者流,后者如李敖---其实都是一路货色,不过前者的东西没有市场罢了,所以他们要提倡国学了(里面当然也有政治的因素)。
不过我已经说过,最多就是一运动,和节约运动一样持续不了俩月马上就消温,因为他们自己拿不出来货色,所谓的新出的研究国学的书籍有多少新的见解?不过是拾余唾罢了,国学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灭亡而灭亡,今天还非要唱台子,真的是出力不讨好(其实也没有出力,不过拿前人的书籍那么一印,卖上几两银子而已)
写份悼词
别哭,我最爱的人。。。。
雪,大雪,是我盼望已久的,但当他们真的飘落下来,除了带来瞬间的冷的快意之后,不过是增加了道路的泥滑和裹紧的棉衣。然而这也是我想要的,我需要很多的衣服与面具将自己打扮,化妆起来,然而在你面前,我坦露了以前连我也认为曾存在但现在没有的真情与天真,以为那不过骗人的美丽的谎言或者童话,然而有你,我便“幼稚”的相信了真情的童年的故事—为功利的社会所不相信也在此中无法生存的真情。于是我开始好奇起来,重新打量着这我以为已经很熟悉的社会,在你面前,我早已经脱下了厚厚的棉衣—也是我很久以前愿意脱下的。即便没有你,我也不愿意身上的温暖而以内心的矛盾与愧疚作代价。于是我犯傻般的让自己暴露出来,裸体般的,在严寒中,即便有时冻得瑟瑟发抖,但不期而遇的或者也有太阳的温暖洒照。